鹽霧試驗_鹽霧實驗_鹽霧檢測_深圳鹽霧測試安全可靠性實驗室
鹽霧試驗是一種主要利用鹽霧試驗設備所創造的人工模擬鹽霧環境條件來考核產品或金屬材料耐腐蝕性能的環境試驗。它分為二大類,一類為天然環境暴露試驗,另一類為人工加速模擬鹽霧環境試驗。人工模擬鹽霧環境試驗是利用一種具有一定容積空間的試驗設備——鹽霧試驗箱,在其容積空間內用人工的方法,造成鹽霧環境來對產品的耐鹽霧腐蝕性能質量進行考核。它與天然環境相比,其鹽霧環境的氯化物的鹽濃度,可以是一般天然環境鹽霧含量的幾倍或幾十倍,使腐蝕速度大大提高,對產品進行鹽霧試驗,得出結果的時間也大大縮短。如在天然暴露環境下對某產品樣品進行試驗,待其腐蝕可能要1年,而在人工模擬鹽霧環境條件下試驗,只要24小時,即可得到相似的結果。
腐蝕是材料或其性能在環境的作用下引起的破壞或變質。大多數的腐蝕發生在大氣環境中,大氣中含有氧氣、濕度、溫度變化和污染物等腐蝕成分和腐蝕因素。鹽霧腐蝕就是一種常見和最有破壞性的大氣腐蝕。 鹽霧對金屬材料表面的腐蝕是由于含有的氯離子穿透金屬表面的氧化層和防護層與內部金屬發生電化學反應引起的。同時,氯離子含有一定的水合能,易被吸附在金屬表面的孔隙、裂縫排擠并取代氧化層中的氧,把不溶性的氧化物變成可溶性的氯化物,使鈍化態表面變成活潑表面。
鹽霧試驗標準
鹽霧試驗 標準是對鹽霧試驗條件,如溫度、濕度、氯化鈉溶液濃度和PH值等做的明確具體規定,另外還對鹽霧試驗箱性能提出技術要求。同種產品采用哪種鹽霧試驗標準要根據鹽霧試驗的特性和金屬的腐蝕速度及對鹽霧的敏感程度選擇。下面介紹幾個鹽霧試驗標準,如GB/T2423.17—1993《電工電子產品基本環境試驗規程 試驗Ka:鹽霧試驗方法*****,GB/T2423.18—2000《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第2部分:試驗 試驗Kb:鹽霧,交變(氯化鈉溶液)*****,GB5938—86《輕工產品金屬鍍層和化學處理層的耐腐蝕試驗方法*****,GB/T1771—91《色漆和清漆 耐中性鹽霧性能的測定*****。
鹽霧測試標準總結:
ISO 7253-1996(涂料)
BS 3900-F12-1997(涂料)
BS 7479:1991
IEC 60068-2-11:1981
GB/T 10125-1997(涂料)
GB 2423.17-2008
DIN 50021-1988
酸性鹽霧測試標準:
ASTM B368-09
ISO 9227-2006
DIN 50021-1988
BS 7479:1991
銅離子加速鹽霧測試標準
ASTM B368-09
ISO 9227-2006
DIN 50021-1988
BS 7479:1991
循環鹽霧測試標準
ASTM D6899-2003
ASTM G85-02e1 Annex A5
ISO 11997-1:2005
ISO 11997-2:2000
SAE J2334:2002
WSK-M2G299
GM4298P
GM4476P
GM9540P
鹽霧試驗周期
試驗的時間,應按被試覆蓋層或產品標準的要求而定;若無標準,可經有關方面協商決定。推薦的試驗時間為:2,6,16,24,48,96,240,480,720h。在規定的試驗周期內,噴霧不得中斷。只有當需短暫觀察試樣時,才能打開鹽霧箱。如果試驗終點取決于開始出現腐蝕的時間,試樣需要經常檢查。因此這些試樣不能同已有預定試驗周期的試樣一起試驗。對預定周期的試驗,可按上述周期進行檢查。但在檢查過程中,不能破壞試面。開箱檢查試樣的時間,應盡可能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