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REACH檢測法規新動向
隨著2017年初歐洲化學品管理署(以下簡稱ECHA)在REACH法規高關注物質清單中新增雙酚A、全氟癸酸、4-庚基酚及4-叔戊基苯酚四種物質,使得REACH法規的高關注物質清單增加至173種,影響我國出口化學品和紡織、服裝、玩具、鞋帽、塑料等消費品出口產業。
REACH法規即歐盟《關于化學品注冊、評估、許可和限制的法規》,是歐盟對進入其市場的所有化學品進行預防性管理的法規,并已成為全球化學品監管的風向標。法規中的“高關注物質清單”、“授權物質清單”和“消費品中有害物質限制清單”的不斷更新可以說是歐盟化學品監管不斷強化的最直接體現。
REACH法規對我國出口產品的風險不容忽視。據統計,歐盟2016年度發布不符合REACH法規的商品通報達299起,其中,中國制造占比超過七成,涉及玩具、紡織服裝、皮革制品、仿真飾品等多類商品。隨著禁用、限用物質的不斷增長,質量安全風險也將持續增大。
ECHA擬向歐盟委員會申請將紫外線吸收劑、1-甲基-2-吡咯烷酮(NMP)等7種物質納入REACH授權清單,這幾類物質廣泛用于肥皂、涂料、清潔劑、塑料產品、粘合劑、PVC及密封劑等。ECHA認為這些物質存在生殖毒性、高持久性、生物累積性等風險。江蘇檢驗檢疫部門有關人士指出,列入授權物質清單意味著這些物質不得進入歐盟市場,除非有特定用途并經過歐盟長期的審核方能獲得許可。
REACH是歐盟法規《化學品的注冊、評估、許可和限制》的簡稱,是歐盟對進入其市場的所有化學品進行預防性管理的法規,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從采礦業到紡織服裝、輕工、機電等幾乎所有行業的產品及制造工序。而REACH法規中的SVHC清單、授權物質清單和消費品中有害物質限制清單的不斷更新更是體現了日益嚴格的歐盟化學品監管體制。
為此,優耐提醒相關企業,要加強對REACH檢測法規的學習和跟蹤,及時獲取REACH法規更新信息;明確自身產品的原輔料成分,做好SVHC和附件XⅦ限制物質篩查,確保所有化學成分符合法規要求;必要時選擇專業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對出口產品進行限制物質檢測,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